铁观音 > 铁观音百科 > 铁观音产地 >

铁观音茶发源地西坪 含宣传视频

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是铁观音的发源地,同时也是安溪铁观音的四大产区之一,铁观音茶文化历史悠久,发现于1723—1735年。铁观音(tiě guān yīn)茶,汉族传统名茶,属于青茶类,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。“铁观音”既是茶名,也是茶树品种名,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,属于半发酵茶类,铁观音独具“观音韵”,清香雅韵,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,滋味纯浓,香气馥郁持久,有“七泡有余香之誉 ”。

铁观音产地,西坪铁观音特点是什么?

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,还具有抗衰老、抗动脉硬化、防治糖尿病、减肥健美、防治龋齿、清热降火,敌烟醒酒等功效。

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茶多酚和生物碱,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,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。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,分“红心铁观音”及“青心铁观音”两种,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,枝干粗硬,叶较稀松,芽少叶厚,产量不高,但制包种茶品质高,产期较青心乌龙晚。其树形稍,叶呈椭圆形,叶厚肉多。叶片平坦展开。

西坪地貌

西坪,古称栖鹏,寓大鹏在此栖身而得名。境内山峦叠嶂,云绕雾蔚,泉甘土沃,盛产茶叶,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,选育栽培铁观音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。到西坪不仅可以探寻铁观音“王说”、“魏说”之发源,还可以到茶农家中做客,品饮铁观音的独特韵味,领略茶乡农家的时代风采。

西坪镇地理位置

西坪镇中国铁观音茶的发源地,斐声中外的乌龙茶之乡,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,也是安溪县乡镇重要的茶叶交易市场之一。东于蓝田乡相接,南与长坑乡相接,早在清朝时期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场,被誉为“西坪墟”(集市)。茶树无性繁殖的压条,长穗扦插、短穗扦插均是西坪人民发明的。

戴云山南麓,位于东经117°50′~117°59′,北纬24°56′~25°01′,距离县城32公里。东南同虎邱镇接壤,西与芦田镇毗邻,西南连接龙涓乡,北与蓝田、尚卿两乡交界。辖区东西宽约16千米,南北长约17千米。西坪镇辖26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。全镇均操闽南语,属于闽南方言区泉州话。人口较多的姓氏有:王、林、陈、黄、魏、潘、颜、郑、詹、吴、余等,其他姓氏有:方、张、谢、罗、李、肖等。

铁观音产地,西坪铁观音特点是什么?

铁观音的故乡 西坪之歌高清视频

西坪铁观音特点

西坪铁观音汤浓韵明不很香。其所制茶叶的茶质,采用纯粹传统制作工艺,因此茶质相对实在、地道。特质其茶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六方面:汤浓、韵明、微香、汤色、口感、暖胃。

“汤浓”指所泡茶汤呈金黄色,色泽亮丽,色度较深,浓郁的感觉明显;

“韵明”指安溪铁观音特有的“观音韵”明显,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觉;

“微香”则指比较而言,其汤味虽香但悠悠然不强烈。

“汤色”指汤色金黄亮泽,回甘明显。入口甘甜,汤水色泽相对清淡,尤其头泡、二泡茶更是如此,三泡之后,其汤色呈黄绿色。

“口感”中酸有甘,甘中带香,水香长流。汤水入口,细搅可感其带微酸,口感特殊,而且酸中有香,香中含酸。

“暖胃”据悉,西坪铁观音如此茶质特征,一方面是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等区位条件:另一方面还因为当地茶农秉承对茶的传统制法,尤其秋茶绝少使用空调制茶,纯自然空气制作技法,讲究发酵,因此特质明显。其次,由于其发酵较为到位,因此西坪茶相对于其他区域,则较为暖胃。

辨别技法

鉴别技法据了解,纯正地道的西坪茶不难鉴别,只须取几种茶同时冲泡就能比较出来。其中的技法要领:一是汤色金黄亮泽,连泡几泡都能保持基本浓度,醇厚有佳;二是闻味清幽,没有浓香感。

铁观音产地,西坪铁观音特点是什么?

产地环境

西坪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夏季高温多雨,冬季温和少雨,四季分明。年平均气温在16-19℃之间,年降水量在1700-2100mm之间。西坪是铁观音、本山等名茶的发源地,200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确认为“中国铁观音茶发源地”。茶叶是西坪的特产。

山青水秀茶香、环境优美的新茶乡,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,成为安溪县经济最有活力的乡镇之一。西坪、历史上就是远近闻名的茶市和商品交易市场,至今仍是安溪县重要的乡镇茶叶交易市场之一,为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。

西坪铁观音发展

西坪人以茶为生,以茶为荣,茶业是西坪的支柱产业。全镇有1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,其中有2家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,有数千人的茶叶营销队伍,在全国几十个省设立数千个茶叶销售窗口。大力实施名茶品牌战略,扶持企业建基地,抓认证,创品牌,拓市场。“八马”和“日春”荣获中国驰名商标,“魏荫”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,恒发茶厂荣获泉州市知名商标。

近几年来,西坪的社会各项事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。镇区先后建成茶叶中心市场,茶叶工贸区,安美、后坪两座大桥,街道及主要道路均已铺设水泥路面,形成镇区街道纵横交错、道路平坦宽敞、桥梁布局合理、交通往来十分方便的山区集镇。镇区有电影院、卫生院各一所,中学和小学各二所,社会服务事业日趋完善。

安溪西坪铁观音生态茶园建设

世界名茶铁观音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,至今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30年来,西坪镇茶产业迅速发展,茶园面积不断扩大,产业优势日益形成,目前,全镇茶园面积3 466.67 hm2,茶叶年产量1.1万t,茶业的发展已成为西坪镇的主要支柱产业,直接影响安溪县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。但由于受部分茶农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,有些茶园开垦和管理方面不科学,影响着茶园的生态环境,也影响着西坪镇茶业的良性发展。


2005年以来,西坪镇积极围绕安溪县政府提出的生态茶园建设,认真组织茶农、茶叶企业、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,做好生态茶园建设和管理工作,取得初步的建设成效。截至2018年,全镇共建设生态茶园2 133.33 hm2,其中示范片生态茶园533.33 hm2,一般片生态茶园 1 600 hm2。茶园生态环境得到优化,基础质量有效提高,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。

1 生态茶园建设


茶业要发展,生态是基础。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茶园生态条件,良好的生态条件主要包括温度、湿度、土壤养分和光线等生态因子。西坪镇根据茶园存在的生态状况和茶农经济条件等,分为示范片生态茶园建设和一般片生态茶园建设。

1.1 示范片生态茶园建设

示范片生态茶园的建设标准是:全面实施茶园合理种树、梯壁留草或种草、套种绿肥、建设水利设施、完善道路系统,加强茶园无公害管理等“5+1”技术,达到“头戴帽、腰系带、脚穿鞋”,周边植被丰富、梯层整齐有序、基础设施健全、水土保持良好、茶叶产品安全”的茶园生态结构。

其技术要点:一是在茶园山顶部、周围、道路、沟渠等空缺地,合理种植大苗树木,在茶山的纵向每隔20~30 m,选择2~3个梯台种植3~4 m宽的林带,形成条状或块状隔离带,通过合理种植树木,构建生态大环境。二是梯壁种草,达到长年绿草覆盖。三是未封行茶园行间套种绿肥。四是完善水利设施和道路设施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建设茶园蓄水池(坑)、排水沟、滴灌、喷灌和流灌等水利设施,逐步完善茶园主干道、机耕路、人行道等道路基础设施,提高茶园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,构建现代化生产基地。五是加强茶园无公害管理。通过强化绿色防控技术应用,推广应用生物农药、物理措施等绿色防控技术,重点推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、应用性信息素防控技术和使用可降解的黄板和蓝板,提倡应用生物肥料等,构筑质量安全体系,达到基础设施健全、生态条件良好。建设主体主要以茶叶企业、茶叶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主。

1.2 一般片生态茶园建设

以茶园梯壁梯岸种草护草、套种绿肥、无公害茶园管理等为中心,并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,达到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”茶园的要求。建设地点:主要是平地茶园部分较为分散的茶园。实施中主要以分散经营的茶农户为建设主体。

2 生态茶园建设的行政措施


2.1 加强组织领导,落实目标责任

一是成立领导机构。安溪县委、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,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领导为成员的生态茶园建设领导组,进行统一协调、指导。同时各乡镇也及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,把建设生态茶园作为乡镇党政“一把手”工程,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亲自抓,负总责。二是落实目标责任。县委、县政府制定下发了《安溪县2005—2009年生态茶园建设实施方案》《关于实行生态茶园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》,县政府分别与各乡镇签订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,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年终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。三是县人大督促指导。2006年12月,县人大一次会议作出了“关于加强生态茶园建设”的决议案,2007年,全县上下加大工作力度,确保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。

2.2 加强宣传引导,提高思想认识

一是周密安排部署。县委、县政府每年都通过召开全县生态茶园建设动员会、专题会和现场会,全面安排部署生态茶园建设工作,组织乡镇主要领导、茶果干部和县直涉茶单位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并听取汇报,有序推进建设进度。二是深入宣传发动。县农业与茶果局组织技术人员撰写生态茶园建设宣传资料,深入各乡镇开展“生态茶园建设宣传月”活动,把建设生态茶园的目的、意义、重要性和紧迫性,利用闽南方言快板、录音带、宣传车、宣传栏和印发宣传提纲等形式,进行广泛宣传。

2.3 加强示范推广,优化建设模式

一是完善建设模式。近年来,以“头戴帽、腰系带、脚穿鞋”这一原有的茶园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,围绕茶园种树的品种、规格、水利及道路配套建设等问题,多次邀请了省内外有关专家、教授座谈,广泛征求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和建议,不断充实和完善建设内容,通过实施“5+1”技术措施即茶园合理种树、梯壁留草或种草、套种绿肥、建设水利设施、完善道路配套建设和加强茶园无公害管理等技术措施,形成“树、草、肥、水、路”有机结合,茶园梯壁牢固,水土保持良好,基础设施完整,茶产品优质、安全、无公害的生态结构。二是积极培植典型。各乡镇根据当地茶园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,有针对性地选择村干部积极性较高、生态条件较差和交通较方便的地片建立示范片,作为指导和带动乡镇生态茶园建设的典型。三是调整建设策略。2008—2009年,县委、县政府在总结前3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,县委书记代表县委、县政府提出了生态茶园建设“两个转变”(即由重视建设数量向重视建设质量转变,由重视面的普及向点面结合转变),每年建设示范片生态茶园1 333.33 hm2,依法创建试点村生态茶园1 333.33 hm2。各乡镇相继建成了示范片86个,面积4 000 hm2。在典型引路、先易后难、重点突破的推动下,示范推广工作进展顺利。

2.4 加强技术培训,深入指导服务

一是开展技术培训[1-2]。各乡镇及时组织开展生态茶园建设技术培训。有的乡镇结合茶业万人培训工程举办培训班,邀请县农茶局人员到培训班讲授生态茶园建设相关知识,或是到茶园进行现场传授指导;有的乡镇则与县直有关单位合作,邀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、省茶科所专家到场培训,进行授课指导;有的乡镇组织村干部、茶农到生态茶园建设示范片现场参观学习。二是现场指导把关。县农茶局派出技术人员挂钩乡镇,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和检查督促。在种植生态树木时,严格把握各个环节的质量关。种植前,重视园地挖穴准备和选苗关。种植时,督促做好种树、填土、浇水等工作。种植后,加强管护和跟踪督促,对于种植不够规范的及时进行补种整改。

2.5 加强检查考核,严格兑现奖惩

一是认真检查督促。县委书记、县长多次深入到生态茶园建设的重点乡镇检查、指导,县五套班子其他领导分别挂钩乡镇,指导和督促生态茶园建设工作[3-4]。县人大组成视察组,经常开展视察督查工作。二是严格考核评比。县生态茶园建设领导组,每年多次组织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,组成联合检查考核组,深入各乡镇,通过听取汇报、查阅资料、实地抽查、分项计分等措施,进行检查通报和改进措施,年终进行综合考核评比,及时兑现奖惩。

3 生态茶园建设后续管护的关键措施


一是做好种植树木的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。二是做好梯壁绿草割除和保护。三是做好园中绿肥的收割及覆盖。四是做好水利和道路设施的修筑和加固。五是做好茶园的日常无公害管理。

4 结语


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生态茶园的建设和管理,不仅是改善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的需要,更是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。只有政府从行政上给予生态茶园支持和帮助,结合茶园自身的精心管理,才能步入良性的建设和发展轨道,从而为铁观音的故乡安溪县西坪镇的茶叶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 

提示:请认准铁观音官网,立即购买>>

老侯手机和微信:13859366756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)本文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

请致电:138-593-66756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