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人们在一个独立空间时,更多的时间会用来做什么?寻找有趣的事情?还是追随网络上那些让我们悲喜大起大落的话题?随着疫情慢慢过去,飘浮、喧器的尘埃逐渐落下,一切转为平稳,激烈的想法会让位于冷静后的思考。
在当下,茶道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。茶增强了身体体质,提升了免疫力,它还给人以更多心灵的慰籍。对于饮茶人而声,不管悲伤失落,茶永远是他们真实的朋友。那么,我们还可以从茶中学到什么呢?
茶道精神有很多, "和静清寂”、“俭清和静”、“廉清和敬"等等,可以找出几十上百种的提炼式的语句。在这些思想里,尤其倡导从真实的觉知出发的体会,和雅静美一类建立在真实之上,从真开始,一切才会更加美好。在茶道里,追求茶之真、水之真,器物之真,环境之真,情意之真,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,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。真诚不虚伪,这是茶道和茶人精神。“真”最切乎中国传统中的美德和操守。
茶德就是从真出发的,可以说,"真"是中国茶道的起源,也是茶道精神的终极追求。所以自古以来,明德之本意,修为之真谛,就在于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,饮茶的真语,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。老一辈茶人的茶道精神讲求贵真,从真出发,才有美,才有心灵上的升华。唐宋以来的茶道格局,致力于身心的作用与美好的生活。陆羽撰写《茶经》,干山万水走遍,用师辛的汗水留下了真实纪录,故能成为经典。后人对于茶道各种描述,是真实面对茶,而引申的美好。
关于美,尤其是茶道中的审美,这几年更加成为潮流事物,倍增式地涌现出用心的器物,种种颇具匠人之心的手工作品;各个城市里,也总会找得到漂亮光影与主题的空间,早已经穿越了九十年代来的那些模式。同时,我们也会参与在充满艺术感与创造性的茶会里,完成了瞬间乃至久远的美的收获。
对于茶道美的理解,其基础在真实感受它,可以在天地自然中,可以在格物中,或在后期的思考中。如果一个茶人不能真实感受,就不可能有美的存在。茶生长于人烟罕至的大自然,如果不能如实体会,就没有茶汤之美,也不能理解烟霞山林与中国人的生命境界。哪怕是一份器物,也是在使用中完成它的价值使命,除了好看,必须要好用,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。行业中的是非争论,也建立在真实的表述与理解上,真实的研究才有利于行业的长远,才最后有利于世人。
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年的茶界假象,假茶、假器,真真假假的“打假” ,层出不穷。各种原产地标志的尴尬,几十元的“老班章”古树茶,几元块满地摊的建盏" ,损害健康的器物,各种现象令人哭笑不得。
茶价虚高,层出不穷。两千元一斤的茶和十万元一斤的茶,到底差别在哪里,完全是凭价值或稀有而定的吗?很多高价茶,喝的人只是冲着高价去的。至于茶真正如何,好在哪里,为什么会比同类的茶贵出几十几百倍?大部分人其实是很难喝得出来,更多喝的是一种感觉, "过得去"就行,喝茶的人凭的是感觉。
忽悠人的卖家随时都在, “店大欺客”或者讲一堆故事来销售。以至于到处都有这些版本的故事:爷爷存在房梁上的茶某一天忽然掉下来,从地窖里挖出来的老茶,从明朝的墓里连瓷瓶一起盗出来的茶,专供领导的茶,产量如何稀少,以至于全世界只有几颗这样的茶树,工艺如何用了十八种创新等等。
凭着这些故事,茶似乎就闪闪发光了,然后就有人慷慨解囊,这是在“用耳朵喝茶" ,只需要用耳朵来听故事,不是用口腔舌头来鉴品滋味,故称"用耳朵喝茶"。
也自然出现了各种“忽悠”卖茶的人,似乎只有他卖的茶才是
最好的。
茶客在喝茶的时候,本来没有太多感觉,听到销售人员陶醉的神情与语言,也就跟着进去了。在与某大师一起品饮一款很珍稀的老茶,面子上又过不去,忽悠别人也忽悠自己,可以说出一大段的溢美词汇,茶如何打通任督二脉,甚至如何天人合一等等。
其实这不并是个别存在,而在我们每个人的习茶路上,都可能遇到的情形,没有人天生会喝茶,刚刚接触茶的时候,我们总是似懂非懂,那么只有靠商家的解说听听真实的情况,有时候凭信任度,有时候完全是凭商家拍胸脯时的那种信心。
可见,商家不讲真话,你再没有真实的了解,对于茶味完全是不能入门的。
之后经历若干时间,一般人要有三四年认真喝茶的经历,才渐渐有一些了解茶味,大概分得清一千元的半岩茶和五千元的正岩茶间的区别了。或者更长时间,在求索曲折的路上,有一天忽然会明白,原来普洱茶树龄的鉴别,不是在香气上,不是在外形叶底上,而是在甘美和气酌里。如果不是本着求真的态度,也许一辈子也是难以理解这件事的。
除了在品鉴上的求真,其实在泡茶上也是一样的。泡茶时专注的态度,研究的精神,实事求是的做法,才是让我们成长的路径。如果要得到正确答案,不是去问他人,也不是在书中找答案,而是不厌其烦地在实践中体悟-一不妨用同样的器泡两样的茶,用不同的手法、水温、投茶量、出汤时间,甚至注水手法来对比做更多的区别与实践。
有很多疑问,用不着去问别人,自己试试就会知道。如果不想求真,就会存在一堆疑问,到底要不要洗茶,要不要高温,要不要用盖碗,要不要用柴烧,炭火煮水真的不一样吗?银壶和铁壶有什么不同?
正如西药在临床使用之前的双盲测评,当自己事先不知道要喝的茶是什么茶时,才不会陷入概念与固有知见里,才更加投入去感受和理解、细细地体验,这样子才客观公正。因为我们自己的执着,常常只会觉得自己的选择、自己的观念才是最对的,常常害怕被人否定,这既是自卑也是缺少智慧的表现。
在儲藏老茶上的道理也是一样,需要有真实的答案,不然用心珍藏的好茶,放了一二十年,充满期待,结果茶叶全部变质或霉坏了,就不仅仅是茶上的损失了。哪怕试验的时间要长一些,也是可以尝试的。用半年或者一两年的时间做个试验,家里收藏的普洱茶到底是密封着好还是敞放着好,是盛放在陶罐里好还是用马口铁桶好。单饼还是整件放,要全部叠放在一起,还是留有空隙;适当通气还是经常通风;保持人为设定(或恒定)温湿度还是随季节变化的温湿度;还要看周边环境、所在地的温湿度、季节变化、茶原先品质与工艺、含水率的综合影响。
茶文化的正确性,就是要通过客观公正和理性的态度得出来的,不是凭情感、凭想象,用故事来讲述出来的。
疫情终将会过去,生活还要继续,生命无常而珍贵。在这个特殊阶段过后,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。行为学家,诺奖得主卡尼曼认为,人很容易陷入“非理性"的陷阱,卡尼曼认为: “人类的认知,主要靠联想构建,当你和不好的东西沾边时,你也会被视为坏东西。”对于真相的排斥,尤其对灾难来临时的认知,人们或者不愿意看到或者过度惊慌,都是不必要的。
就像对待茶一样,社会生活也需要真实认知,通过信息的真实,避免谣言纷起,尤其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,人们更容易生活在情绪里面。直到城市管理者了解到每个个体的真实状态,才有了有效的解决办法,中外概莫能外。
通过国内外的一些例子,我们也可以看到,客观真实面对疫情是多么重要。
面对真实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,就像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, “破山中内贼易,破心中贼难" ,需要有改变的力量,打破惯性的第一步,有面对非议的勇气等等。在更长久的未来,我们对世界和内心要有更多理解,很清醒地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,面对的种种问题,自己的需求是什么,要什么样的生活与未来。
茶是互利的,付出的,茶全身的芬芳,全部用于奉献自己。茶也是内敛的,茶味清苦,饮后芳甘,内敛的茶,可以给人世间更多思索。
我们不妨也学习茶所带来的平和的心境,对处于艰难环境时显得更为重要,不过也这也是艰难的一种方法,普通人很难掌控自己的情绪。大众的狂呼会淹没理性的声音,狂热的力量有更大的负作用。对人世的悲悯才不会让自己处于某种情绪中,这是一种越超自私的情感,会涌现出更多爱和奉献的力量、勇气,就像很多医务工作者和正直的人们一样。
清醒理性,这是茶能给予世人的,酒或其它饮料很难达到,疫情可以用茶来遣除郁闷,用茶来疗愈身心,让我们更健康。而茶道中所提倡的真实认知更应该贯穿在我们生活的全部。
哲学家说过, “人类应该回家了" ,人们应该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,回到互利的模式。
提示:请认准铁观音官网,立即购买>>
老侯手机和微信:13859366756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)本文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
下一篇:疫情之下茶叶的创新与破局
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,同时为全...
产品创新,把茶玩出N种可能 茶,中国人 开门七事之一,它所扮演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