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观音 > 铁观音百科 > 铁观音品牌 >

安溪水潮茶

很多人知道安溪铁观音,但有人知道“水潮茶”吗?

其实,“水潮茶”只是安溪祥华的茶农对祥华出产的安溪铁观音的呢称。之所以有此呢称,却是因为源于一个人。

这个人,便是现任安溪县委副书记陈水潮。他放着一个局长的位置不当,跑回了安溪,埋头做起了安溪铁观音,这一做便是十几年,把安溪“铁观音”打造成了中国乌龙茶第一品牌。在祥华茶农纯朴的心中,把安溪铁观音叫做“水潮茶”,或许是不善言辞的他们表达心中谢意的最好方式。

但是,在安溪,人们对陈水潮的称呼却远远不止一个。有人叫他“茶官”,因为他让安溪铁观音香飘四海;有人叫他“茶仙”,因为他对茶的着迷;

出于对这些称呼的好奇,便有了此次的对话。

茶仙陈水潮

记:能否先给我们读者聊聊您是如何与茶结缘的?

陈:我出生在安溪感德。可以说生在茶乡、长在茶乡。祖辈一直种茶、制茶,我也就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茶。80年代茶叶便宜,但当地人走亲戚、串门、攀交情手里都少不了茶叶。那时的我就琢磨:既然茶叶做礼品这么普遍,就说明它一定是个好东西呀?我一直萦绕着一个念头:“茶是一种好东西,不应该就这么‘贱’着的。”所以就想好好地推广安溪铁观音。

记:在安溪,有很多茶农称安溪铁观音为“水潮茶”,这有什么缘故?

陈:我最早的时候在乡镇任职,一开始在就安溪祥华镇推广种植铁观音、着力改进制茶技艺,举办茶事活动,后来“祥华铁观音”开始驰名全国。可能是因为大家惦记的原因吧,好多祥华茶农现在还是把安溪铁观音称做“水潮茶”。

记:听说有人管你叫“茶仙”?

陈:呵呵,“茶仙”只是身边同事和熟识的人送的“封号”,时间长了就这么叫开了我是挡也挡不住呀。不过我生在安溪,长在安溪,也为安溪茶工作了十几年,怎么能不喜欢它呢?现在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泡茶,然后一整天基本上就没有断过,有外出什么的,茶叶肯定是必备品,其实很多安溪人都和我一样,是茶不离身的。看来我这辈子也离不开茶叶了。

记:还听说你自己发明了很多泡茶、品茶的技术,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?

陈:谈不上发明,只是根据自己对“铁观音”的感悟创新了一些制茶、品茶、评茶的手法。 如果一定要说,那“美声喝法”品茶法应该算是其中之一吧,也是被很多人喜欢的,主要是品味一种“似香非香、似酸非酸、香气悠长、舌底回甘”的感觉。

茶官陈水潮

记:您有很多称谓,但作为一名地方政府的父母官,您在老百姓心目中是“茶官”的角色占据很大分量。您对此有什么感想?

陈:(微笑着)称我“茶官”是因为我生在茶乡、长在茶乡,工作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和农业、茶叶打交道,所以老百姓给我送了这顶“乌纱帽”。老百姓是最实在的,只要作为父母官的你能够为他们谋福祉,他们就会感激你,给你送很多可以广泛传播的“口头乌纱帽”。

记:您当时为什么要从泉州市水产局长的位置上请调回安溪,很多人对此不是很理解,您当时是怎么想的?

陈:我是被‘茶’栓住这颗心了,当时主要是考虑到自己对水产方面不专业,就开始思量着回调安溪,发挥自己所长搞茶叶。当时家人也不理解。后来我找到了时任泉州市委书记的刘德章请求回调安溪,刘书记听完我的“回调报告”之后还半开玩笑的对我说,‘既然你这么想,那就让你回去安溪,当个“茶圣”,等我退休的时候送我几泡好茶喝’。于是我就回来了。每个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容易,如果能再为老百姓留下一些回忆就更加无憾了。

记:近几年“安溪铁观音”已经基本成为了“乌龙茶”的代名词,您一直说这是政府“坚持”的功劳,到底什么是政府的“坚持”?

陈:给你讲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你就能理解政府的这个“坚持”是多么的难能可贵。1993年,安溪走出县门举办茶事活动,现在看来那是“小菜一碟”的活动,但在当时市场经济还不甚发达的安溪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没有活动经验、没有借鉴模式,一切都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第一次到广州,人生地不熟、要筹集资金、要找合作伙伴……我是两天两夜睡不着、吃不好,头大如斗。但是既然去了总不能轻易当逃兵吧,我就带着几个人在广州蹲点,四处活动,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希望的合作者。我们的“坚持”感动了老天,当时珠海经济合作局终于同意合作,活动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。这就是“坚持”,几十年来,历任安溪县政府都一直坚持把茶叶作为富民经济、民生经济,这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就难啦。

记:那次的茶事活动好像还创下了乌龙茶业界的纪录?

陈:当时我们就在业界创下了 “三个从来没有”:从来没有喝过那么香的铁观音;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么高的茶叶价格;从来没有看过那么精彩的茶艺表演。也正是这“三个从来没有”,让“安溪铁观音”口头传播效果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,甚至波及了香港、马来西亚的“安溪铁观音”价格全面上扬,从此不“贱”。

记:您觉得在安溪茶持续发展的过程中,有哪些措施是成就今日安溪茶的关键?

陈:简单地说就是四个“抓”。一是抓基地、搞培训,提高茶叶品质。注重制茶工艺与设备的引进和革新,提高茶叶制优率。二是抓品牌、拓市场,促进茶叶销售。加大品牌宣传力度,建设一批全国性、区域性的茶叶批发市场。三是抓龙头、兴企业,增加劳力就业。实行县五套班子联系挂钩重点茶叶龙头企业制度。四是抓配套、促延伸,拉长产业链。加强茶叶深度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研究,推出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线。

记:安溪铁观音究竟是如何走向全国的?有没有什么秘籍?

陈:秘籍还谈不上,不过确实从县委、县政府开始到下面的茶商、茶农都是动了脑筋的,是一种全民的智慧吧。从80年代后期开始,我们采用“文化搭台、经贸唱戏”的办法,在全国各地举办具有特色的茶王赛和产品产销会,反响强烈。特别是2000年以来,先后成功举办“中国茶都(安溪)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铁观音乌龙茶节”、“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”等活动,进一步提升了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。与此同时,鼓励安溪人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茶店、茶庄。此外,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活动,营造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。

记:您作为一名“茶官”是如何考虑安溪茶产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呢?

陈:我们县委、县政府也经常在讨论安溪茶未来的发展道路到底在哪里,可以预见的是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,安溪茶业发展始终会围绕着“茶业富民”这个战略,突出“绿色、品牌、诚信、文化”这一主线,具体比如会对茶业实行产业化经营,用品牌化思维来抓市场等等。总之,我们会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,尽一切力量来维护安溪茶、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和市场,使它越走越顺,越走越远。

链接

“数字”安溪铁观音

安溪全县现有茶园总面积达40万亩,茶叶总产量4万吨,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1/3强,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的1/2。全县107万人口中,有13万户以上的农户种植茶叶,70万以上的人员从事与茶相关的行业。全县茶叶总产值超40亿元,农业人均收入中仅茶叶收入就在43%以上,达2048元,其中以茶为生的茶农茶叶收入占90%以上。安溪乌龙茶的内销市场目前已形成了闽南市场、广东市场、长江流域市场和北方市场四大销售市场,年销量约18000吨;外销市场主要是日本、东南亚地区逐渐向其它周边国家辐射,并不断开拓欧美市场,产品已销往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销量约17000吨,每年为国家创汇近4000万美元。

“年历”安溪铁观音

1988年举办安溪铁观音杯全国征歌大奖赛;

1993年首次走出县门,到泉州举办“安溪四大名茶王赛”;

1996年10月首次跨出省界,到广州举办茶王赛;

1999年5月首次到北京钓鱼台宾馆举办大型茶艺活动;

1999年12月首次出境,到香港举办大型茶艺活动;

2000年4月举办中华茶韵摄影大赛;

2000年12月在中国茶都举办首届中国铁观音乌龙茶节;

2001年12月成功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;

2002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;

2005年6月,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唯一代表,赴意大利参加“全球地理标志研讨会”;

2005年6月和11月,先后组织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南线行、北线行系列活动。

提示:请认准铁观音官网,立即购买>>

老侯手机和微信:13859366756(长按复制加微信免费试喝)本文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。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删除。

请致电:138-593-66756在线客服